资讯中心NEWS CENTER

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完善,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
资讯中心 产品中心

首页-资讯中心-上海创新光伏液冷

上海创新光伏液冷

更新时间:2025-10-25      点击次数:39

本发明用于500kW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水冷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分两部分,逆变器内部散热片和室外散热装置,水泵带动冷却介质在系统内循环,带走散热片的热量,起到对逆变器发热元件散热的作用。本发明的散热片放在逆变器内部,电力电子器件贴在散热片表面,散热片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的室外散热装置是通过冷却介质在系统内循环,把热量通过散热器散掉,冷却介质为50%纯水和50%乙二醇混合物,加入乙二醇用于防冻。本发明包括水冷板13、外部管道14和室外散热装置15;水冷板13放于逆变器内部,电力电子器件贴在水冷板表面,通过液体在水冷板内循环带走电力电子器件散发的热量;哪家公司的光伏液冷有售后?上海创新光伏液冷

所述到达光电池上的太阳光可以是经聚光器聚焦反射后而产生的或者由聚光透镜聚焦后而产生的。相应地,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电池5,在光电池5上具有输出导线7,光电池5设置于透明的冷却液4中。所述的光电池5和冷却液4设置于箱体6中,箱体6上至少包括一个供太阳光通过以到达光电池5的透明部分。所述的箱体6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的透明部分是一个透明窗3。在所述的箱体6上具有散热结构。所述的散热结构可以是与太阳光1的入射方向平行或接伸展叶片10。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反射式聚光器2,太阳光1经聚光器2聚焦反射后通过所述的透明冷却液4而到达光电池5上。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透射式聚光器9,太阳光1经聚光器9透射聚焦后到达光电池5上。所述的透明窗3可以是由聚光透镜构成的。上海耐高温光伏液冷生产哪家公司的光伏液冷的品质比较好?

本文对不同冷却方式整体梳理为传统冷却方式及新型冷却方式两种,其中传统冷却方式包括风冷和水冷,液冷分为换热器式、表面式及液浸式冷却3种冷却形式;新型冷却方式包括辐射冷却、蒸发冷却、热电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并从热阻(或温差)、能效提升及电池温度3个方面对不同冷却散热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1)采用风冷、辐射冷却或热电冷却时,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阻较大,电池温度下降幅度较小,其中风冷热阻基本维持在0.04~0.06m2·K/W,辐射冷却热阻大约为0.03m2·K/W,而热电冷却的热阻大约在0.02m2·K/W,但风冷和辐射冷却相比热电冷却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势。(2)与风冷和辐射冷却相比,液冷、蒸发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的热阻下降了约一个数量级,其中液冷传热热阻维持在0.002~0.012m2·K/W,蒸发冷却的热阻小于0.009m2·K/W,相变材料冷却的传热热阻维持在0.008m2·K/W以下,但绝大多数液冷以及热电冷却带来的性能提升会被自身所消耗一部分,且装置的复杂程度也有所上升。(3)在风冷和液冷等传统冷却方式或其他新型冷却方式中耦合可被利用的冷源或采取非电驱动技术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平板光伏的散热效果。

后者在实验中同样发现:浸没深度为1cm时的电池转化效率,提升幅度达17.85%。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河流、海洋、湖泊和沟渠等地点并解决相关问题,将为投资者带来土地节约及电池性能提升的双重收益。SAYRAN等则将电池浸没在蒸馏水中并同样研究不同浸没深度对电池的影响,发现6cm浸没深度时效率,效率提升约11%。NIKHIL等则对电池表面沉浸不同厚度的硅油进行了散热评估,随着硅油厚度的增加,PV效率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硅油厚度2~3mm时效率,提升了约23.3%,实验过程中电池温度一直维持在45~55℃。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人员对浸没式冷却中浸没深度的选取还未有一致结论,而冷却介质特性、太阳辐射强度及溶液杂质都会对此产生影响,还需深入探讨。正和铝业为您提供光伏液冷,欢迎您的来电!

液浸式冷却是指将电池浸没在静止或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中使得冷却介质与电池可以直接接触,并利用电池正反两面均可作为有效散热面的特点与冷却介质进行高效换热的冷却方式。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将电池浸没在液体中具有三个优点:减少反射损失、热漂移以及便于清洁维护。ROSA-CLOT等和MEHROTRA等对不同浸没深度下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如图4(b)所示,前者认为尽管水倾向于吸收红外波段的辐射,但浸入水中的电池获得的总能量和光谱宽度均会降低,并取决于浸没深度,浸没在浅水中的光伏板冷却效果更好。如何选择一家好的光伏液冷公司。浙江防水光伏液冷研发

光伏液冷,就选正和铝业,让您满意,有想法可以来我司咨询!上海创新光伏液冷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采用相变材料(PCM)冷却光伏板电池的相关研究,而相变材料冷却指的是通过相变材料在可逆等温过程中相变潜热交替的吸收和释放冷却电池,并将电池温度维持在熔点温度附近的散热技术。MA等从系统设计、性能评估、材料选择、强化传热及数值模拟等角度对PV-PCMs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HUANG等对PV-PCMs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变材料传热系数较低和放热较慢的问题应得到重视和解决。为此,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肋片强化相变材料的传热并缩短热调控周期方法,使电池温降超过了30℃。上海创新光伏液冷

关注我们
微信账号

扫一扫
手机浏览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谐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电脑端